漢石雕溢琉璃彩
  昨日,在世園會長安塔一層,16件用琉璃複制的漢代大型雕塑《大漢十六品》正式與廣大遊人見面。這黃金價格組大型琉璃雕塑原型爲國寶級文物的茂陵石雕,而且也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琉璃制品。

  再現漢代石雕風貌

  漢代石雕大氣磅礴,推崇生動、簡易、大氣、自然的漢文化。魯迅先生說:“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沈雄渾”黃金價格,展現大漢文化的樸素無華而又光芒四射。本次推出的《大漢十六品》琉璃雕塑,以漢代石雕的代表茂陵霍去病墓石雕以及散落在我省境內其他漢代石雕爲原型,按比例縮小燒制而成。

  《大漢十六品》系列作品16件,有躍馬、石鯨、臥馬、伏虎、石獎盃人、人抱熊、石魚、石蛙、蟾蜍、臥豬、臥象、臥牛、牛郎、石鼓、石熊等,其中石鯨和牛郎爲漢太液池遺址雕塑,石鼓、石熊爲陝西淳化甘泉宮遺址雕塑,其他12件,均爲茂陵霍去病墓前石雕複制。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青年軍事家,因功高封爲大司馬骠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死時僅24歲,爲了紀念這位青年將軍的赫赫戰功,漢武帝特爲他修建了墓冢,形式象征祁連山,並雕刻各種巨型石人、石獸作爲墓地裝飾。這些大型石刻題材新穎、生動逼真、雕刻簡練濃厚,高度體現了漢初沈雄、博大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風格,是我國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組大型石刻藝術的傑作。

  有史以來最逼真的複制

  茂陵雕刻原作是國寶,而且體量巨大,無法隨便搬動,傳統的複制方法也會損壞文物,怎樣用現代的手法保留它們的全部秘密,並再現它們,讓更多的人認識它們,重新發現它們的力量,把它們在世園會中進行展示,世園會文化創意部門可謂絞盡腦汁、費盡心血,測量、制作等幾個團隊奮戰了整整兩年,終于制作成功。

  在征得陝西省文物局的正式同意後,在茂陵博物館等文物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世園會文化創意部門委托專業機構,對這些石雕進行無損害、不接觸的三維掃描,並生成數字模型,精度可達0。01毫米這是有史以來對這些石雕最精確的數據采集工作;然後用先進的CNC立體打印技術制作這些石雕的三維模具,精度可達0。2毫米~0。4毫米,再用特殊的大型古法琉璃工藝燒制成型這是有史以來對這些雕刻最逼真的複制,也是西漢傳世圓雕中的精品第一次集中展示。

  體量國內最大 永駐長安塔

  記者在長安塔一層的陳列廳看到,16件金黃色琉璃作品,體量雖是原作的按比例縮小,但長度也都在七八十厘米。而且完美地再現了原文物的形態、肌理和神韻,與原作相較形體更純粹、造型更明晰,仿佛玻璃纖維將原作的光輝凝聚于體內。
  “由于此次古法琉璃工藝的革新,這組琉璃制品的體量突破了目前的極限,作品的重量多達兩百公斤以上,堪稱國內之最。而且燒制水准也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琉璃制作的最高水平。張錦秋、陳紹華等專家學者高度評價這組琉璃制品,認爲它們激活了大漢雕塑的靈氣,又充滿現代感。”世園文化創意負責人王天兵向記者介紹。

  記者了解到,這組《大漢十六品》琉璃作品將永久安置于長安塔中,與長安塔一起成爲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的典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醫療保健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